学术前沿 -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数字化发展

公共卫生事件管控政策如何与社会偏好相融合? 来源: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1089

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减少流动性作为一种将健康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有效方案,得到了全球的普遍采纳。减少流动性这样的政策会受到人们社会偏好的影响吗?管理者如何优化设计相关政策?2022年6月发表于管理学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中的一篇文章《Health Externalities and Policy: The Role of Social Preferences》研究了这些问题。

本期的《深读》专栏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张佳玲带来对论文《健康外部性与政策:社会偏好的作用》的深度解析。

什么是健康外部性与社会偏好?

文章作者尝试从“社会偏好”这一特征定义“自愿采取降低流动性”的个体的动机——即健康外部性的内化,为这种现象提供一种潜在的解释。

健康外部性(health externalities)指的是在公共卫生这一场景下,一个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特别是身体健康,产生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研究与实践中一般更关心外部性。比如,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个人的流动性对他人的健康存在外部性,即因其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他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病毒传染,从而影响他人身体健康状况。

外部性的内化是一种降低负外部性造成的整体成本的机制,它指的是“通过一些措施,将行为的负外部性成本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在应对大流行的过程中,降低流动性是一种标准的外部性内化措施——将对他人身体健康的负向影响,通过降低流动性,将成本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避免引发大范围传播造成的高感染率、死亡率。

降低流动性存在两种潜在的前因,下面概括为:

(1)宏观层的管控,即“政府的封控政策导致某区域整体流动性降低”,包括一系列“缓解政策和其他政府干预措施”(mitigation policies and oth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2)个体层的意识,即“即使没有政府相关政策,个体处于某种潜在动机也会自觉降低自身流动性”。

图片来源:©千库网

知名经济学家Samuel Bowles认为,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s)是“一类促使人们帮助他人,而不是使个人的物质回报最大化的亲社会动机”,包括了利他主义、互惠、帮助他人的内在乐趣、不公平厌恶、道德等等。具有这类亲社会动机的人群很有可能自觉降低流动性。

文章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

研究问题1:什么类型的人会因为可能对他人造成影响而减少他们的流动性?这种差异是否与个体的社会偏好相关?

研究问题2:个体的社会偏好与政府制定的缓解政策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最终的外部性内化决策(即流动性决策)?

不同的社会偏好对公共卫生事件政策会产生哪些不同影响?

这篇文章组合了区域层的流动性的测量数据、封控与解封时间数据和区域社会偏好调查数据。

●  Apple Mobility提供的全球258个城市的每日流动性数据,基于GPS跟踪技术,覆盖了步行、驾驶和运输三种流动性行为,时间范围包括2020年1月至9月内的COVID-19第一波冲击。

●  封控与解封数据来源自各国政府官方网站与维基百科,使用OxCGRT数据库进行补充。

●  社会偏好数据则源自于Falk等(2018)的全球偏好调查(Global Preferences Survey),通过一系列实验评估了区域内人群的若干项社会偏好:第一,基于对捐赠决定的质疑,和对人们愿意为慈善事业捐款的自我评估,度量了“利他主义(altruism)”;第二,基于对等待意愿的自我评估,和关于跨期选择顺序的实验性问题,度量了“耐心(patience)”;第三,基于报复和惩罚对自己和他人不公平行为的意愿,度量了“消极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y)”。

作者将流动性的时序动态折线图与封控解封时间结合,发现:在“低消极互惠水平、更大利他主义、更耐心”的地区,“封锁对流动性的削弱效应”与“解封对流动性的提升效应”都被减弱。作者认为,背后存在的潜在解释是,具有不同社会偏好的不同地区的人群,健康外部性的内化存在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于相同的封控与解封政策,存在不同的反应。其中,不同的社会偏好展现出不同的机制:

(1) 利他主义:能够捕捉到对他人的关心,从而自愿降低流动性维护他人利益;

(2) 耐心:展现出对一种长期主义,因此对未来的健康风险具有较低的贴现率,通过内化未来的外部性来维护自己未来的利益;

(3)消极互惠性:本质上是对不公平行为的报复倾向,当“别人也不在乎内化健康外部性”时,他具有消极互惠性特质的人群也选择不约束自身流动性。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如何设计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策能达到更优效果?

本文通过构造“城市-时间”的面板数据,对比具有同样封控政策的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探究地区的“社会偏好”(利他主义、强耐心、弱消极互惠)如何影响政府封控与解封政策的效应,是否展示出:

(1)封控对移动性带来的降低被削弱,这类地区在政府做出反应之前减少流动性;

(2)解封对流动性带来的提升被削弱,这类地区在政府解封后依然维持长期的低流动性。

论文模型如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此外,文中还对模型的异质性、内生性提出一系列检验与解释。结果均验证了前文的观点,即在“低消极互惠水平、更大利他主义、更耐心”的地区,封锁对流动性的削弱效应被减弱,效应提前到来而不是被挤出;解封对流动性的提升效应也被减弱,效应具有长期作用。

这篇论文验证了一项观点,即:“卫生政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偏好”,如果个人表现出强烈社会偏好,更关心他人福利、更具有长期主义、更不愿意对不公平性产生报复,他们倾向于能够更好地实现健康外部性的内化,从而有益于全社会整体健康福利。这也在暗示政策设计者与执行者,或许封锁等直接限制只是辅助作用,为某些行为提供经济激励与社会价值激励,或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原文: Laura Alfaro, Ester Faia, Nora Lamersdorf & Farzad Saidi. (2022). Health Externalities and Policy: The Role of Social Preferences. Management Science 68(9): 6751–61.

张佳玲简介

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数字化平台管理,数字社会治理与复杂网络分析。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红岩

审核:童   昱   郭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