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媒体通气会在省经信厅召开。省经信厅副厅长厉敏,数字经济处、技术创新处、软件处、数字化处、云计算处相关负责人出席通气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通气会上,厉敏介绍了大会的基本概况、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政策体系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并公布大会将于3月31日下午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
今年以来,省经信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突围发展创新发展,实现再跨越再飞跃,积极主动作为,不断谋深谋实谋细相关重点工作。
出台“1+8+11”政策体系
《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已正式印发,重点实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攻坚行动、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攻坚行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攻坚行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攻坚行动、新型基础设施强基攻坚行动、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数字生态活力激发攻坚行动”八大攻坚行动。八大攻坚行动子方案预计3月底前正式印发。同时,为形成全省统抓共建的合力,确保话语体系统一、整体高效协同,省经信厅指导11个设区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各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举措、大抓落实落地。
快速建立工作机制
在省级层面,根据《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总体方案》要求,省经信厅印发了《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专班组建方案》,制定了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主要指标、重要任务清单,将八项攻坚行动重点工作清单化,压实责任、明确进度,清单管理、滚动更新,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省委审时度势,提出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这是巩固基础、立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这是把握大势、积蓄优势、再创胜势的重大部署。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目的就是加强领导、高效统筹、强化落实,达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的效果。
省经信厅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按照“1358”(“1”是指1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目标;“3”是指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3大主攻方向;“5”是指产业能级、创新模式、数字赋能、数据价值、普惠共享五大跃升;“8”是指8大攻坚行动)的体系,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努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增强我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为走出全球数字发展道路提供浙江范例。
光明日报、总台浙江站、中新社浙江分社、中国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22家中央主流媒体驻浙机构及省级主流媒体参加通气会。
答记者问
Q中新社浙江分社:当前,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出台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赛道的竞争。请问,从我省的情况看,接下来数字产业发展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
郑闽红:数字经济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浙江是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做大做强数字产业集群,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先后制定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狠抓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
近五年,我省数字产业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达11.6%,同比增速达GDP的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3.28万亿,数字安防、智能计算等产业全球领先,杭州数字安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今年1-2月,数字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比规上工业增长高6.8个百分点,成为引领工业增长的强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如何实现产业能级跃升,大力实施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攻坚行动,围绕建成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总目标,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做优做强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智能光伏、智能计算、数字内容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光芯片、未来网络、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能源电子、虚拟现实/元宇宙、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奋力推动产业能级向“高”攀升实现大跨越。
力争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培育形成2个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新星”产业群30个、未来产业先导区20个。实施数字经济千亿投资工程,招引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0个。大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到2027年,培育千亿级数字企业7家、百亿级数字企业50家。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提升行动,到2027年,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15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20个。
Q浙江之声:2022年在全省软件产业高位承压、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工业软件逆势增长,成为新的增长亮点。请问今年我们在推动工业软件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邬韶杭: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处处长
省经信厅高度重视工业软件的发展,前期出台了相关文件,推动建设了一批工业软件赋能中心,在汽车及零配件、绿色化工等行业开展了一批工业技术软件化试点,推广应用了一批优秀工业互联网APP和工业软件。2022年,12家浙江企业的产品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5家企业的产品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今年1-2月,全省工业软件营收同比增长48.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工业软件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一是支持工业企业与软件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提升核心工业软件供给能力;二是依托省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联盟,编制发布《浙江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白皮书》《浙江省工业软件应用优秀案例集》,开展工业软件供需对接;三是加强工业软件标准化建设,支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共同建立并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开展数据服务、软件接口、智能硬件等相关标准和安全准则的编制工作。
Q浙江发布:浙江省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发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攻坚行动方案》的引导作用?
应振海:产业数字化推进处一级调研员
近年来,浙江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遵循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规律,从机器换人、机器联网、集成应用、企业上云到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梯度推进、层层深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尤其是在数字化改革中,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有力推动了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省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居全国第二。
此次出台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攻坚行动方案》,主要包括6方面23项重点任务,内容更加优化、重点更加聚焦,就是为了更好发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作用,以产业大脑为基础底座,以未来工厂为标杆引领,全方位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和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建成行业产业大脑50个以上、未来工厂100家以上,成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
Q浙江日报: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我们关注到,省经信厅一直以来都在对产业数据领域的数据要素价值激活和释放进行改革探索。在《数据二十条》出台的新背景下,今年这方面工作省经信厅有怎样的考虑?
庞为兴: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处长
2022年出台的《数据二十条》中提出要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搭建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促进数据要素作用更好发挥。围绕《数据二十条》,省经信厅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推进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试点方案,聚集数据资源化、产品化、市场化,深入做好16试点工作,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做深做透数据要素的来源文章。推进工业产品主数据试点(CPMS,即建立一套产品的身份辨识体系),构建浙江省工业产品主数据标准管理平台。进一步推进产业数据仓建设。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持续构建完善“1+11+N+X”数字经济系统产业数据资源体系,迭代建设省级数仓,推动产业数据仓构建形成6大主题库、10个业务专题库、25个行业专题库。迭代建设市级数仓、行业数仓,夯实产业数据融合应用的平台载体。
二是要推进产业大脑数据要素价值化功能提升。要持续优化迭代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累计接入行业产业大脑达到50个,重大应用累计达到50个,能力组件累计达到8000个,数据产品累计达到1000个,智能推送和个性化定制功能增强。鼓励各地在能力中心建设细分行业能力组件专区。加强行业大脑建设,并与能力中心融通。开展企业大脑标准研究,适时开展试点。推动产业大脑、行业大脑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试点推广应用,促进数实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三是要重点关注要素流动的制度保障。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产业数据创新开发、交易流转、权益保护中的运用,产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发放数量达到 1000张以上。启动浙江“数商”培育工作,制定遴选标准,培育若干家贴近业务需求的行业性、产业化的浙江数据服务商。要深入推进(温州)数安港的综合试点,以浙江省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为技术基座,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温州专区为交易平台,制定一套产业数据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交易制度,探索体制机制与法规制度的创新突破,形成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的温州范例。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来源:浙江经信
编辑:王红岩
审核:郭 莹